當非遺“邂逅”時裝周,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4月17日,在世界時尚與設計之都意大利米蘭,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黎族服飾、黎族民歌和黎族竹木器樂等多項海南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通過獨特豐富的音樂、器樂、服飾展演展示,從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角度,采取數字化技術和沉浸式體驗的方式,向世界呈現海南的優秀傳統文化魅力……
雖然這不是海南黎族文化、非遺文化第一次走上世界性的舞臺。在這之前,海南曾在2019年組織黎錦走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展演展示,2023年年初,海南國際傳播中心推出《中國年 海南春》中英俄多語系列視頻,向海內外觀眾展示海南非遺項目,但這一次以多樣化的手段展示,卻讓人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海南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之美。
文化是溝通人心的最好橋梁,這場穿越3000年、跨越萬里之遙的海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展演,既是展示海南文化軟實力,揭秘海南歷史文化的深厚底蘊,也是展示海南非遺文化的時代魅力,以時尚潮流的形式叩擊人們心底深處的共鳴,更是海南與以意大利為代表世界時尚與設計界交流溝通,加深世界對海南了解的一次有益探索。
當前,海南正在加快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與經貿合作不斷頻繁相比,文化交流同樣重要,只有不斷講好海南故事、傳遞海南聲音,才能讓世界更加了解海南,彼此交流合作才會更加暢快、更加密切。非物質文化遺產,凝結和傳遞著一個民族和地域的歷史記憶、共同情感、經驗智慧,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寄托,恰是講好故事、傳遞聲音的重要依托。而在海南???,2023年(第三屆)海南錦繡世界文化周將于4月27日拉開帷幕,一場獨具魅力的文化盛宴讓人期待。眼下,以黎族文化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與時尚融合,努力地走在潮流前線,或登上各種秀場,或是走出國門,或舉辦文化周等活動,只有持續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才能不斷釋放海南自貿港發展活力和張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各族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而海南,就是一座非物質文化遺產寶庫,比如黎族三月三節、儋州調聲、海南椰雕、瓊劇、崖州民歌等一批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海南與世界各國、地區進行文化交流的寶貴財富。如何讓更多非遺文化走向世界舞臺,不斷增進海南對外文化交流,這是一道不容回避的考題,而繼續做好“潮”這篇文章才是關鍵。那么,如何讓非遺越來越潮?我們不妨在保護非遺文化內核的基礎上,多借鑒黎族文化登上意大利米蘭的成功模式,不斷適應時代的變化、創新傳播和呈現方式,增添其時代氣息和創新活力,重新煥發生命力,也可以大膽探索文創、文旅、文娛等領域的跨界融合,多沾沾生活和時代氣息,讓相關技藝和產品“潮”起來,讓非物質文化在現代化保護與傳承過程中,為賡續中華文明和人類智慧貢獻蓬勃力量。(南海時評評論員 于平)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
相約體彩 見證公信的力量 彩票
海南政法職業學院歡迎您! 教育新聞
海南第六屆運動會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