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航天日”新聞發布會4月18日在北京舉行。據悉,24日舉行的2023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將發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相關成果。今年4月24日是第八個“中國航天日”,主題是“格物致知 叩問蒼穹”,意在勉勵廣大航天人繼續秉承“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時代北斗精神,懷著探索未知的決心,加快航天強國建設,積極構建外空領域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廣大公眾特別是青少年,行而致知、知而促行,不斷探索宇宙奧秘。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8年前的4月24日我國設立了首個“中國航天日”,旨在弘揚載人航天精神,凝聚民族復興磅礴偉力。8年后的今天,我國全面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太空時代,去年神舟十三、神舟十四、神舟十五相繼發射升空,首次實現了太空6人會師,共同見證了中國航天事業的高光時刻。
科技強則國家強,科技進步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舊中國積貧積弱,國力空虛,甭說是發展航天事業,就連溫飽都成為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航天事業開始起步,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順利發射升空,蒼茫太空傳來了《東方紅》的樂曲,從此掀開了中國探索太空的嶄新一頁。50多年風雨兼程,50多年篳路藍縷。如今我國在太空建立了自己的北斗導航衛星系統,先后發射了500多顆衛星,并且在太空建造了自己的太空實驗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建有太空實驗室的國家之一。我國建造的太空實驗室實現了常年有人駐守。利用太空實驗室我國進行了一系列科學實驗,成為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工具。太空技術的掌握是我國科技實力的象征,意義非凡。
科學無止境,弘揚載人航天精神,奔赴星辰大海。“格物致知,叩問蒼穹”,在長期的太空科學探索中,我們漸漸培植出了“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時代北斗精神,這些精神也因此而成為中華民族奮斗不息,勇毅向前的精神譜系。我們應該看到,我國雖然是一個航天大國,還算不上航天強國,我們要向世界航天強國邁進仍然需要載人航天精神的支撐,是我們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精神支撐。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茖W無止境,探索不停歇,在科學上面仍然有許多未知領域需要探索,需要發現。我們不但要探索月球,還要探索火星、太陽乃至宇宙的其他星體,不單要探索太陽系、銀河系,還要探索更廣袤的宇宙星空。當前,中國已經啟動實施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測工程等重大工程,正在開展重型運載火箭、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鵲橋通導遙綜合星座、太陽系邊際探測等深空探測任務的論證工作,與世界同行開展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聯合論證。只要我們心懷夢想,踏浪前行,我們的目標就一定會實現。
建設現代化強國,實現我們的宏闊愿景,讓太空實驗造福人類。黨的二十大擘畫出我國到本世紀中葉建設現代化國家分兩步走的宏偉藍圖,目標宏大,令人期待。建設現代化國家離不開載人航天精神的支撐,離不開各種實驗的結果。太空實驗的種子可以豐盈我們的大國糧倉;太空蔬菜實驗的種子可以豐富我們的“菜籃子”,其他高精尖技術的應用也需要在太空實驗完成……可以說,太空已經成為我國國防的重要力量,成為重要的民生福祉。戰斗正未有窮期,萬里征途路更遙。心懷夢想,追逐星辰大海是國人的共同期待。只要我們勠力同心,鍥而不舍,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早日步入航天強國行列。
憶往昔,歲月崢嶸;看未來,我們豪情滿懷。上九天攬月,我們豪氣沖天,中國當仁不讓;下五洋捉鱉,我們意氣風發,勇毅前行。征途漫漫,惟有奮斗,奮斗是中華民族永遠不變的底色和追求。“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讓我們弘揚和傳承載人航天精神,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奔赴星辰大海,用勤勞和汗水書寫新時代航天傳奇故事,向著新時代的奮斗目標砥礪前行?。ɡ罴t軍)
責任編輯:沈秋陽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
相約體彩 見證公信的力量 彩票
海南政法職業學院歡迎您! 教育新聞
海南第六屆運動會 活動